概要:
- 巴拿马运河的集装箱船舶运输量已超过干旱前的数量,尽管全球货运量普遍放缓,部分原因是改道离开红海。
- 科隆港的泊位时间从 2024 年 7 月的高峰 23.5 小时降至2025年8月的仅10.6 小时,下降了 47%,反映出运营显著恢复。
- 过去几个月,尽管港口货运量激增,但通过运河的平均运输时间仍保持稳定在 45 分钟的范围内。
概览
2023 年底,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减少了其每日船舶运力,原因是极端干旱导致加通湖的水位显著降低,而加通湖是用于运营运河船坞的主要淡水来源。 每日运输船舶从 2023 年 7 月的36-38 艘下降到2024年2月的每天仅18 艘。 这些限制一直持续到 2024 年,直到 2024 年 8 月才恢复全面运营能力。
一年多来,这个世界上最关键的海运咽喉要道之一的吞吐量严重受限,导致靠泊延误和运输时间波动加剧。
现在,巴拿马运河再次满负荷运营,船舶货运量正在激增。 这一反弹的部分原因是货运商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避开红海,导致他们寻求替代路线,例如绕道好望角的更长路线。 运河运转平稳,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正在进行中,以防止未来出现与干旱有关的中断。
通过运河的船舶运输
干旱限制影响了所有类型的船舶,但集装箱船受影响最大。 下图显示了 2023 年 1 月至 2025 年 8 月按船舶类型划分的每月船舶数量。

在干旱高峰时期,每月通过运河的集装箱船不到 250 艘,比干旱前 300-330 艘船舶的水平存放(拖车/箱车等)。 这一下降的原因是,为容纳集装箱船的淡水需求增加,而集装箱船通常体积更大、更重。 它们的吃水要求更高的水位以避免在浅运河搁浅。
尽管全球海运货运量普遍下降,但自2024年年中以来,通过巴拿马运河的集装箱运输量已大幅反弹。 这表明区域需求强劲,运河竞争力重新确立,部分原因是由于该地区胡塞武装船舶袭击而避免使用红海和苏伊士运河。

该泊位时间图表强调了巴拿马运河附近港口面临的运营压力,尤其是在干旱期间和现在,随着运河的货运量激增。 在两个主要码头中,科隆港位于运河北部(大西洋)入口,经历了最严重的中断。 在 2024 年干旱高峰时期,科隆港的中位数靠泊时间飙升,7 月达到峰值,超过 23.5 小时。 虽然条件暂时改善,但2025年3月延误再次激增,达到22小时以上。 令人鼓舞的是,截至 2025 年 8 月,该港口的停泊时间中位数降至仅 10.6 小时,较 7 月的高点减少了 47%,表明运营效率大幅恢复。
巴拿马城 (巴尔博亚) 位于运河南侧 (太平洋) 一侧,同期的靠泊时间保持相对稳定。 但该港口也未能幸免于近期的波动。 2025 年 6 月至 7 月期间,中位数靠泊时间从约 11 小时大幅增至超过 15 小时,增幅为 34%。 虽然 8 月显示出早期恢复迹象,但靠泊时间仍保持在 13.9 小时左右。
这些模式表明,虽然这两个港口都面临船舶运输量复苏的挑战,但自干旱高峰期以来,运营情况已明显改善。 尽管近期出现激增,但两个码头的靠泊时间总体上更健康,也比 2024 年限制最严重的时期更一致。

虽然靠泊时间仍是一个压力点,但通过运河本身的运输时间保持相对稳定。 如第三张图表所示,近几个月平均运输时间仅波动约 45 分钟,保持在 11.0–11.6 小时左右。
结论
巴拿马运河已从 2023 年和 2024 年初因干旱导致的严重限制过渡到2025年年中全面恢复运营。 虽然通过运河的运输时间保持稳定,但在科隆港和巴拿马城的靠泊时间却波动,反映出船舶货运量增加带来的压力。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条件已显著改善,持续的基础设施升级表明这条重要贸易路线的未来将更具弹性和效率。